汽车轮胎 FMEA 案例 - 基于 AIAG & VDA FMEA 七步法的产品案例 - FMEA软件-CoreFMEA

性价比高、易于上手的FMEA软件: CoreFMEA

在汽车行业中,轮胎作为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通过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可以系统性地识别轮胎设计中的潜在失效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这些风险。本案例将基于AIAG-VDA FMEA七步法,对汽车轮胎进行DFMEA分析,从结构、功能、失效到风险评估与优化,构建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帮助学员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一质量工具。


在汽车行业中,轮胎作为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通过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可以系统性地识别轮胎设计中的潜在失效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这些风险。本案例将基于AIAG-VDA FMEA七步法,对汽车轮胎进行DFMEA分析,从结构、功能、失效到风险评估与优化,构建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帮助学员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一质量工具。FMEA软件CoreFMEA 以汽车轮胎为例,抛砖引玉。 

一、规划与准备

在进行DFMEA分析前,首先需要明确分析的范围和目的。对于汽车轮胎这一复杂产品,DFMEA团队应包括轮胎设计工程师、材料专家、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等跨职能成员。分析范围应涵盖轮胎设计的全过程,从原材料选择到结构设计,再到制造工艺的确定。同时,需要明确轮胎的主要客户群体,包括终端消费者、整车制造商以及法规机构。整车制造商关注轮胎的性能匹配和安装兼容性,终端消费者关注安全性、舒适性和使用寿命,而法规机构则关注轮胎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规划阶段的关键是确定分析边界和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确保DFMEA分析能够全面覆盖轮胎设计中的潜在风险点

二、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DFMEA的第二步,目的是将轮胎这一复杂系统分解为可分析的层级结构。根据AIAG-VDA FMEA七步法要求,产品系统应至少分解为三层级:高层级(系统)、中间层级(子系统)和低层级(部件/特性)。对于汽车轮胎,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分解:

高层级结构中间层级结构低层级结构
汽车轮胎胎面橡胶化合物
花纹沟槽
帘布层排布
胎侧橡胶
耐挠曲
胎圈钢丝圈
气密层粘合
三角胶条
带束层钢丝帘
钢丝排布角度
气密层橡胶厚度
粘合剂
密封性
三角胶条橡胶硬度
填充密度

这种三层级结构分解体现了轮胎设计的系统性,从整体功能到各子系统,再到具体部件或特性,为后续的功能分析和失效分析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低层级结构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中间层级,如橡胶配方可能同时影响胎面和胎侧的功能,这反映了轮胎设计的复杂性和各组件间的相互影响。

三、功能分析

在明确结构层级后,第三步是分析各层级结构的功能。功能是结构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表现,每个结构都应有其特定的功能。对于汽车轮胎的三层级结构,其功能分析如下:

高层级结构中间层级结构低层级结构高层级功能中间层级功能低层级功能
汽车轮胎胎面橡胶化合物承载、牵引/制动、缓冲、密封、耐久提供抓地力、排水性、耐磨性耐高温、抗磨损、抗老化
花纹沟槽排水、减少噪音、增加接地面积
帘布层增强结构强度、分散冲击力
胎侧橡胶支撑胎体侧向变形、保护内部结构耐高温、抗疲劳、耐化学腐蚀
耐挠曲传递侧向力、吸收路面振动提高柔韧性、降低生热
胎圈钢丝圈固定于轮辋、确保气密性提高机械锁定力、降低变形
气密层确保密封性持久性、防止气体泄漏
三角胶条缓冲冲击力、稳定胎侧结构
带束层钢丝帘增强胎面刚性、分散冲击力提高结构强度、优化排布方式
钢丝排布角度增强胎面刚性、减少变形
气密层橡胶厚度防止气体泄漏、维持胎压提高密封性、增强抗压能力
粘合剂增强粘合强度、提高耐久性
密封性确保密封性能达标、验证设计有效性
三角胶条橡胶硬度缓冲胎圈冲击、稳定胎侧结构提高缓冲性能、降低冲击传递
填充密度增强结构稳定性、优化材料分布

功能分析建立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揭示了各层级功能之间的依存关系。例如,胎面的"提供抓地力"功能直接支持轮胎整体的"牵引/制动"功能;胎圈的"固定于轮辋"功能确保轮胎整体的"密封"功能;气密层的"防止气体泄漏"功能同样支持轮胎整体的"密封"功能。这种依存关系构成了功能网,为后续的失效分析提供了逻辑基础。

四、失效分析

失效分析是DFMEA的核心步骤,目的是识别各层级功能可能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影响,并建立失效链。根据功能分析,可以构建以下失效链:

高层级结构中间层级结构低层级结构高层级功能中间层级功能低层级功能高层级功能失效中间层级功能失效低层级功能失效
汽车轮胎胎面橡胶化合物承载、牵引/制动、缓冲、密封、耐久提供抓地力、排水性、耐磨性耐高温、抗磨损、抗老化胎面快速磨损、爆胎抓地力不足、排水性差老化、硬化、龟裂
花纹沟槽制动距离延长、侧滑排水性差、接地面积不足沟槽深度不足、形状不合理
帘布层胎面变形、爆胎结构强度不足、冲击力集中排布角度错误、层数不足
胎侧橡胶支撑胎体侧向变形、保护内部结构耐高温、抗疲劳、耐化学腐蚀胎侧鼓包、破裂胎体支撑不足、内部结构受损老化、疲劳开裂、腐蚀
耐挠曲胎侧过度变形、结构破坏侧向力传递不畅、振动吸收差柔韧性下降、生热增加
胎圈钢丝圈固定于轮辋、确保气密性提高机械锁定力、降低变形轮胎从轮辋脱落固定失效、气密性下降缠绕不紧密、应力集中
气密层气压泄漏、爆胎密封性下降粘合强度不足、参数偏差
三角胶条形状缓冲能力下降、胎侧变形缓冲冲击力不足、结构不稳定形状设计不合理、填充不足
带束层钢丝帘增强胎面刚性、分散冲击力提高结构强度、优化排布方式胎面脱层、爆胎刚性不足、冲击力集中层数不足、排布不均匀
钢丝排布角度胎面变形、爆胎刚性不足、变形增加角度错误、应力分布不均
气密层橡胶厚度防止气体泄漏、维持胎压提高密封性、增强抗压能力气压泄漏、爆胎密封性不足厚度不足、局部薄弱
粘合剂气密层剥离、爆胎粘合强度不足类型不当、粘合效果差
密封性密封性能不达标、气压泄漏密封性验证不足测试方法不完善、结果不可靠
三角胶条橡胶硬度缓冲胎圈冲击、稳定胎侧结构提高缓冲性能、降低冲击传递缓冲能力下降、胎侧变形缓冲效果不足硬度不当、缓冲性能差
填充密度结构不稳定、缓冲能力下降结构支撑不足密度不足、分布不均

失效分析揭示了轮胎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从低层级的具体失效原因到中间层级的功能失效,再到高层级的系统失效影响。例如,低层级的"橡胶化合物抗氧剂不足"可能导致中间层级的"耐磨性差",进而导致高层级的"胎面快速磨损、爆胎"。这种失效链分析有助于团队全面理解潜在失效的影响路径,为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五、风险评估

在识别失效模式后,第四步是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严重度(S)、发生度(O)和探测度(D)的评分,以及行动优先级(AP)的确定。根据AIAG-VDA标准,评分标准如下:

  1. 严重度(S):评估失效影响对最终客户、法规或系统层面的影响程度,1-10分,10分为最严重。
  2. 发生度(O):评估失效原因发生的可能性,1-10分,10分为最可能发生。
  3. 探测度(D):评估现有控制措施对失效原因或失效模式的探测有效性,1-10分,10分为探测最困难。
  4. 行动优先级(AP):根据S、O、D评分确定,分为H(高)、M(中)、L(低)三级。

基于以上评分标准,可以构建以下风险评估表:

高层级结构中间层级结构低层级结构高层级功能中间层级功能低层级功能高层级功能失效中间层级功能失效低层级功能失效S探测措施(D)预防措施(O)AP值
汽车轮胎胎面橡胶化合物承载、牵引/制动、缓冲、密封、耐久提供抓地力、排水性、耐磨性耐高温、抗磨损、抗老化胎面快速磨损、爆胎抓地力不足、排水性差老化、硬化、龟裂10加速老化测试,D=3优化橡胶配方,O=2H
花纹沟槽制动距离延长、侧滑排水性差、接地面积不足沟槽深度不足、形状不合理8模拟排水测试,D=4设计验证和仿真,O=3M
帘布层胎面变形、爆胎结构强度不足、冲击力集中排布角度错误、层数不足10X光检测,D=3有限元分析验证,O=2H
胎侧

橡胶支撑胎体侧向变形、保护内部结构耐高温、抗疲劳、耐化学腐蚀胎侧鼓包、破裂胎体支撑不足、内部结构受损老化、疲劳开裂、腐蚀9热老化测试,D=4优化配方抗疲劳性能,O=3H
耐挠曲胎侧过度变形、结构破坏侧向力传递不畅、振动吸收差柔韧性下降、生热增加8弯曲测试,D=5工艺参数优化,O=3M
胎圈钢丝圈固定于轮辋、确保气密性提高机械锁定力、降低变形轮胎从轮辋脱落、爆胎固定失效、气密性下降缠绕不紧密、应力集中10动平衡测试,D=4工艺参数自动校准,O=2H
气密层气压泄漏、爆胎密封性下降粘合强度不足、参数偏差10气密性测试,D=4优化粘合工艺,O=3H
三角胶条缓冲能力下降、胎侧变形缓冲冲击力不足、结构不稳定形状设计不合理、填充不足8结构强度测试,D=5有限元分析验证,O=2M
带束层钢丝帘增强胎面刚性、分散冲击力提高结构强度、优化排布方式胎面脱层、爆胎刚性不足、冲击力集中层数不足、排布不均匀10超声波检测,D=3设计验证和仿真,O=2H
钢丝排布角度胎面变形、爆胎刚性不足、变形增加角度错误、应力分布不均10X光检测,D=3工艺参数优化,O=2H
气密层橡胶厚度防止气体泄漏、维持胎压提高密封性、增强抗压能力气压泄漏、爆胎密封性不足厚度不足、局部薄弱10超声波检测,D=3工艺参数控制,O=3H

粘合剂气密层剥离、爆胎粘合强度不足类型不当、粘合效果差10粘合强度测试,D=4选择合适粘合剂,O=2H

密封性密封性能不达标、气压泄漏密封性验证不足测试方法不完善、结果不可靠8方法验证,D=5优化测试方法,O=2M
三角胶条橡胶硬度缓冲胎圈冲击、稳定胎侧结构提高缓冲性能、降低冲击传递缓冲能力下降、胎侧变形缓冲效果不足硬度不当、缓冲性能差8硬度测试,D=5工艺参数控制,O=3M

填充密度结构不稳定、缓冲能力下降结构支撑不足密度不足、分布不均8结构强度测试,D=5工艺参数优化,O=3M

风险评估表展示了各失效模式的风险程度,并通过AP值确定了需要优先处理的失效项

六、优化

针对AP=H的失效项,第五步是进行优化,通过增强探测措施和预防措施,降低风险。优化后的风险评估表如下(选部分举例):

高层级功能失效
中间层级功能失效
低层级功能失效
S探测措施(D)
预防措施(O)
新AP值
胎面快速磨损、爆胎
抓地力不足、排水性差
老化、硬化、龟裂
10加速老化测试+视觉检测,D=2
优化橡胶配方抗氧剂至1.5%,O=1
L
胎侧鼓包、破裂
胎体支撑不足、内部结构受损
老化、疲劳开裂、腐蚀
9热老化测试+腐蚀测试,D=3
优化配方抗疲劳性能,O=2
L
胎面脱层、爆胎
刚性不足、冲击力集中
层数不足、排布不均匀
10超声波检测+有限元分析,D=2
设计验证和仿真,O=1
L

优化措施通过增强探测方法和预防控制,显著降低了失效的发生度和探测度,从而降低了AP值。例如,对于胎面橡胶化合物老化,优化措施包括增加抗氧剂含量至1.5%(预防措施,O=1)和采用加速老化测试+视觉检测(探测措施,D=2),这使得原本AP=H的风险降至AP=L。

七、结果文件化

最后一步是结果文件化,即整理和记录DFMEA分析的结果,包括失效模式、原因、影响、评分和优化措施。文件化的内容应向组织管理阶层和客户报告,确保所有相关方了解轮胎设计中的潜在风险及已采取的措施。结果文件化不仅是对DFMEA工作的总结,也是未来设计改进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

在文件化过程中,需要确保所有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包括:

  1. 结构分析结果:三层级结构分解表;
  2. 功能分析结果:功能网及依存关系;
  3. 失效分析结果:失效链及潜在失效影响;
  4. 风险评估结果:S、O、D评分及AP值;
  5. 优化措施:针对AP=H失效项的具体改进方案;
  6. 未优化措施:AP=M和AP=L失效项的监控计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oreFMEA软件 显著提升 FMEA 工作效率,轻松完成新版“七步法”FMEA软件CoreFMEA 显著提升FMEA工作效率

 CoreFMEA 是一款符合 AIAG & VDA FMEA 标准的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软件,专注 FMEA 核心要点,解决用户痛点。软件兼具 DFMEA 和 PFMEA。高效便捷,如常用的 Office 软件一般,界面友好,易于上手。

 软件支持新版 FMEA 七步法,输出标准 FMEA 表格,还能够输出 设计验证报告DVP、控制计划 CP、过程流程图 PFD、物料清单 E-BOM、设备清单等文件。还可以自动识别特殊特性、自动翻译成多国语言、双语同步显示。

本地化部署,所有软件和数据均在用户企业内部。提供免费试用,还有专业的 FMEA 知识答疑与辅导,助力您高效完成 FMEA 工作。

 

蜀ICP备19023223号